每个时代都有看客,他们或冷漠,或单纯,或麻木,或兴奋。
挤在人群里的黄皮肤煞是扎眼,但他们很单纯,只关乎情节,不论主演。就好像逢场看戏,就为的是热闹。他们有时也看了些门道,于是便指手画脚,终于比划出了鲁迅,使他们自己不朽。
身逢盛世,“热闹”就显得弥足珍贵,濒临绝迹。而现在的我们只能想象那样的场面了——看客们四处打听最近哪儿有些新鲜的(偶遇或因祸得福的另论)。可这又不是能经常有的,像极了我们足球队的进球,不确定性是很高的。所以一有点风吹草动,便倾巢而出,火速前往——去晚了,就没有价值了,即失去了“谈资”。所以,哪怕路途遥远,也风雨无阻。挤在肥肥瘦瘦的肉堆里,更需费神费力、见缝插针的品出个其他什么味儿来,着实辛苦。谈的时候,再放飞着臆想。看见别人听得云里雾里,得意的背着手踱开,等着下一场。
突然想起了毫不相关的事情。那是一组比较古老的照片了。大意是说一个老太太雨天骑自行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她感觉很酷吧)摔倒了,凭自己已经无法站起来了,可来来往往的路人,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冒雨围观,却没有人上前去扶老太太,知道救护车和警车来了之后。拍客将这一切尽诸照片,成为铁证,哀怨这个国度没有爱心,国民冷漠、不与人为善。
其实去掉种种的背景及相关细节,如上所述可以更直观一点:老人摔倒了,路人甲看见后赶忙躲到一边。不一会,路人乙路过,正犹豫该不该出手,一位路人甲几天前就告诉过路人乙某某某就是这样被讹诈的。路人甲看到这,就悄悄地走了。回去后,逢人便骂路人乙没有良心。群众也对路人乙的行为义愤填膺,在呵斥、指责路人乙的声音中淡忘了路人甲。
现在,如果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可以冷漠,可以不行善,却用堂而皇之的接口伪装成看客BOSS,共享这份难得的“快意”。不同的是,他们可以指责,可以怒吼,可以悲天悯人,冷笑着看客的麻木。他们将这份快意放大无数倍,巷道里的闲人得以口口相传,对他们的“嬉笑怒骂”津津乐道。而这,才是这个国度最大的不幸。
不幸的是,我们拥有这样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