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我的小窝!

暑假返乡记

时间:2012-07-20 15:14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阅读: 加载中..
  一共十天,家里待六天,路途上四天。就这样,这个暑假的返乡历程便告一段落了。
  
  在这读书,两年了,回了四次家。第一次是大包小包的自个拎回家,第二次建峰接我回家,然后第二年的第一次是林华在天黑时接我的,这一次是乃古在接我。其实都到镇上了,自个回来也并不远,但有人在等待着却是挺感动的。
  
  这次建峰到了东莞那边,估计会一直在那吧,算是打工,对他来说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并且以后很可能就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那么进行。当年老爸开始打工的时候才十五岁,建峰今年十六岁了,这时光总那么快把人无情的超越。
  
  家里除了爷爷奶奶还有伯伯外,小孩还有粤仔、佳敏、甘颖,算上我这个大男孩,就是四个了。一大堆人吃饭,一日三餐都是奶奶一肩挑的,从大早起来到晚上睡觉,中间考虑最多的就是吃什么了。后园里的一些蔬菜虽然有一些,但几个小孩子都不咋爱吃,至于荤菜,那得赶上集市这天去街上买。
  
  当时建峰在高湖读书的时候,我叮嘱他每次周五有钱就从那买点菜回来。他也很蛮听话,也常买上一些。倒是奶奶总会说,叫他少买点,说家里还有些菜。奶奶爷爷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很是舍不得,在吃的方面近于“吝啬”。自我很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记得那时候更“难堪”,这几年虽然好一些了,但是由于小孩子依旧是三四个,再加上老爸很少往家里寄钱什么的,这一大堆人吃饭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房子虽然装修的不错,地板上都贴了瓷砖,夏天很凉快。那次老爸刚干完家里的事去广东跟我说,花了十多万,现在家里都变化了空袋子了,还特别叫我在这边花钱节俭一些,我笑了笑的回答他。厨房就在房子的边上,没变,仍然是那泥巴砖头砌起来的那个,里头黑乎乎的,刚开始接了电,但后来灯泡坏了,一直没换,奶奶就在那里头每日每日的做着饭。烧的是柴火,柴也大多是奶奶从后面山里弄回来的,一有时间她就去了,现在外头的柴还是一大堆一大堆的,都是奶奶一点一点扛回来的。家里有煤,但奶奶舍不得烧,其实也不够烧,真若是烧,两三个月就会搞定的,虽然老爸总拿那些煤说事,但奶奶一直这么听着,不点破他。
  
  那厨房很破,下雨天还漏雨,而且还通风不畅,里头被熏的黑不溜秋的。由于通风不畅,每次炒菜那油烟味把人熏得很厉害,我每次进来总会被呛得喷嚏不停的出去,但奶奶一直就这样做着饭菜。那天我换了个新灯泡,奶奶很是高兴。从我小的时候起,奶奶总是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就起床做饭,年级大了眼睛不好使,拿着个手电筒就这样摸索着做饭,待天亮了饭做好了,就一个个的叫我们小孩起来吃,十多年都一直这样。
  
  在家里的生活很简单,特别对于老人而言。没啥人说话,也就那么几个老人说说话。小孩也挺多,但多半是不懂事的,爱玩爱看电视。而老人除了每日三餐外,就是在楼梯边坐着,就那样的坐着,时不时看着墙壁上的时间,看是不是该做饭了,然后到后面的菜园里转转或鸡舍里瞧瞧,每天都这样。
  
  听到我要回来,奶奶就要粤仔到高湖买了一些回来,然后做好放在桌上等我。四次回家,每次都有红烧肉还有一碗新鲜草鱼,奶奶知道我爱吃这个,鱼我一直都爱吃,红烧肉是当时读高中时每月回去一次“改善”伙食时形成的习惯。
  
  回来第二天爷爷就在红桥街上买了一个大的猪脚,奶奶硬是把大半都塞给了我,最后一天离开,奶奶叫爷爷把那只还在下蛋的母鸡给我杀了……不管是回来还是离去,叮嘱着最多的就是要我吃饱,不要饿着了。在老人眼里,生活就那么的简单,每天能把肚子填饱,当然能多一些油水更好,然后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挺好的,没有太多的追求盼望。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想回去和爷爷奶奶聊一聊他们的人生历程,要他们讲讲他们过去的回忆,然后我将其记录在纸上。那天回去的晚上,我就和爷爷奶奶都说了这事,开始他们都很是同意,后来第二天说起这事的时候,奶奶又有点迟疑了,总是说,她的过去实在是太苦了,不愿说出来。还说,“看到你奶奶这么苦,以后娶媳妇,人家可能就不会答应呢”,我觉得很可笑,但是细想,又觉得很酸。后来由于断断续续一些事情,再加上我本身并不坚定,这事就给耽误了,没有真正做起来,除了有时候的片段聊天谈论到外。
  
  爷爷奶奶在家还种了一亩多田,是单季稻,我还没回来就插好了。那时建峰也在家,但他那天没去插田,而是去玩了,我很是生气。现在田里没啥活干了。所以我几天回家就一直待在家里。老爸也总是跟奶奶说,不要种田了,但奶奶不听,觉得给人家种也是种,不如自己种点自己吃。其实他们也是没办法了。
  
  这次粤仔和佳敏六年级毕业,粤峰和建峰一样,都是不爱学习天天爱玩那种,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考试成绩多少都行,只是在学校不要变坏,要学会做人。所以他们的成绩都是倒数几名的。佳敏的学习还算不错,这次考到了九中,但还差二中好几分,姑姑想把她搞到二中去,所以找我打探消息,她自己也到处找关系,不过后来听说即便是花上一万来块钱也未必能搞定,后来姑姑就要佳敏再读个六年级,到高湖那边去读,然后下年再考,尽力考进二中。佳敏有的时候挺听话的,但就是耐心不够,没学习的好奇心……
  
  佳敏的姐在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就跟着姑姑出去打工了,现在还在广东那边进厂,还是十七岁,一个月两千来块工资,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一直那么干着。
  
  乃古家也在建房子,就在我家门前,地基打好了。小时候俩玩的很好,他很给力,不管是说话还是为人处世,一直都是其他娃学习的典范。现在二十二了,比我大一岁,很懂事很成熟,现在也在外头打工。之前交流的时间很多,有事没事就在马路上来来回回的走着,谈论着未来谈论着人生。但现在这样的时间很少了,会面也少了,说的话也不像之前了。那天在他家,俩一块喝了点小酒,也聊了很久,他很有报复,也有能力干个大事,这是我相信的。不过,也慢慢觉得,俩的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包括追求的方向,当然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俩在一起更多的回味起孩提时的年华。林华林文很久没跟他们联系了,去年这个时候在广州,到过他家,一年多了,又是一岁,都是在变好着的。
  
  回家那天和老爸聊了几句,后来在家里就没再联系过,现在过来了,也没告诉他。
  
  家里经过装修变得更漂亮了,外头的景色依旧是那样,泥土,马路,树,禾苗,稀稀落落的小草,依旧是那副模样,只是这次看上去,多了份绿意,多了份生机,也算是多了份希望吧。
  
  一年年流逝,小孩子慢慢长大了,而老人也更是老了,曾经的“相依为命”,现在长大的孩子一个个都离去,唯独老人们守护着这家,然后天天盼望着那些曾经离去的人归来,一日一日,一年一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