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诗秋词话秋天
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情,从“寻寻觅觅”开始,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曹雪芹也借林黛玉的笔,表达了浓浓的悲秋情节。《红楼梦》中有诗云:“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 然而,古典的秋诗秋词不仅仅是“悲”之一字所能够概括的,那些真正杰出的文人,同时也吟咏出不同凡响的秋声。寂寞凄清却又澄明寥廓的意境契合于豪华落尽、真骨凌霜的美学趣味,也契合于中国文人倾心以求的大朴不雕、大音希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学理想。这个众芳摇落的季节恰恰象征了中国文人所以自矜的不假于外物的高洁品格。陶渊明是这种人格美的典范,陶诗就极大地发展了疏朗明彻的意境:“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晶晶川上平”。这决不是悲惋的哀吟,低回的长叹,自然的清朗与人格的高洁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其实,古人咏秋的秋诗秋词千姿百态,精彩纷呈,而且各有不同的格调,不同的气象,赏玩一些名篇,更适宜于消受这无边的 |